2005年6月28日 星期二

凌晨兩點

凌晨兩點,我打開電腦。我想,妳可能會在線上…

妳送訊息來時,我正在洗澡;我回到螢幕前,妳卻已經下線了。

C'est la vie!

不知道為什麼不是由我主動送給妳;也許還是老毛病(http://blog.xuite.net/dragon.yinn/pigscorpio/209237?st=c&w=4257&re=list&p=3)又犯了吧,呵。無論如何,祝妳一切順利!

驚鴻一瞥

在午後突如其來的大雨中,坐在小黃裡卻像身處於鐵皮屋內一般…

超猛的運將,橫衝直撞向前行;可愛的妳因此而驚慌失措,急急忙忙的閃避…

赭紅色的衣服,很像套裝,卻又像是某種高中、國中制服,給了我一些遐想…為什麼男人會對像制服的服裝難以抗拒呢?


午後的一場雨,呵,也滿有趣的。

2005年6月22日 星期三

思念是一種折磨

思念是一種折磨,等待似百般煎熬…

思念是一種折磨,所以我必須找些事情來做;總好過因為一直想著你而一事無成要好得多…

2005年6月19日 星期日

Syslog 徹底研究

參考書:Unix System Administration Handbook, 3rd(紫皮書)

Chapter 11. Syslog and Log Files

一、Log files有很多,這是 Unix 的特色。處理它也有很多方式(p.204)。
"Rotate" log files 指的是像這樣:
#!/bin/sh
cd /var/log
mv logfile.2 logfile.3
mv logfile.1 logfile.2
mv logfile logfile.1
cat /dev/null > logfile
chmod 600 logfile

二、完整的 syslog 包含三部分:
1.syslogd(logging daemon,用 /etc/syslog.conf 來調整設定)
2.openlog(程式的 library,寫程式的話可用)
3.logger(user level 工具,可用來在 shell 上發出 log entries)

三、調整 syslog.conf
每行在其中的內容,除了註解外,都以
selectoraction
的形式寫成。而 selector 又是這樣的形式:
facility.level
所以應該可以看到
facility.levelaction
這樣的東西才是。要注意的是,書上指出,上述該用的地方絕對不可以用空白取代,在設定時要特別注意這一點。

syslog 的 facility 很多,像
kern, user, mail, daemon, auth, lpr, news, uucp, cron, mark, local0-7, syslog, authpriv, ftp.... 等等;level 則有(由高到低)emerg, alert, crit, err, warning, notice, info, debug 等。在 syslog.conf 中如果要共用同一個 action 的話,是可以連結起來的,如

mail.notice;ftp.erraction
# selector 之間用分號隔開
又如
kern,news.erraction
# facility 之間用逗號隔開
==>上一行相當於 kern.err;news.erraction (這回又是用分號了)

要說明的是,這個 level 設定,是指「該 level 以上所有的」訊息都會引發 action;也就是說,如果有一個設定是
mail.erraction
的話,則 mail.err, mail.crit, mail.alert, mail.emert level 的訊息都會引發這個 action;是以此設定是在設一個「底限」。

action 則分為五個:
1.filename (絕對路徑,寫入該檔案)
2.@hostname (送到 hostname 上的 syslogd;當然,這個名字要能被解析)
3.@ip (送到 ip 上的 syslogd)
4.user1,user2,… (送「訊息」到同主機的使用者;請不要在其中加任何空白)
5.* (送「訊息」到同主機上的所有使用者)

四、測試
用 logger 命令最方便,像
logger -p local5.warning "test message"

2005年6月18日 星期六

金剛經--降伏其心!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摩訶薩:「摩訶薩埵」的簡稱;即大菩薩。摩訶 ==> 大(梵語)

有色:指欲界與色界之中有色法(即有形象的、物質的)的眾生。如欲界的一切生命形式和色界的諸天。
==>完全不瞭以上這段文字是什麼意思…「欲界」?「色界」?

無色:指無色界之中無色法(非物質的)的眾生。

==>有色、無色,是佛教對一切眾生有無物質顯現的劃分…還是不了!

[說明]: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是佛教對眾生有無或非有非無心識的劃分。佛教的宇宙構成論用一種立體的層次結構劃分世界,將世界劃分為

一、佛國世界

二、世俗世界
=>欲界
=>色界
=>無色界
以上合稱「三界」

欲界:
一切由各種欲望支配的生命形式的居所,由低到高分為:
1.地獄
2.鬼
3.畜牲
4.阿修羅
5.人
6.天(天人、天眾、天部、諸天)
==>這個天不是「天空」之天,而是一種生命形式,高於人且居於上界的生命形式。
==>這些生命形式在各界的數目不同;在欲界有六天,色界有四禪十七天,無色界有四天。亦即三界合起來總共有廿七種生命形式…
==>在欲界中的特徵是:有食欲、色欲等欲望,並且有物質形態。

色界:
在六欲天之上,有色眾生居處於其中,他們斷絕了粗俗的欲望,但仍不能擺脫物質的形式。

無色界:
脫離了物質形式的世界,其中的生命形式既無形體又無欲望。
無色界在色界之上,又分為:
1.空無邊(無色)天
2.識無邊(有想)天
3.無所有(無想)天
==>以上三天為無色眾生、有想眾生和無想眾生的居所,他們沒有了物質形式,但尚有心識或無心識。
4.非想非非想(非有想非無想)天
==>這個天是非有想非無想眾生的居所,他們寂靜不動,一切皆空,談不上有心識或無心識,亦即能超越心識。

==>以上,既論空間的劃分,又涉及生命形式的不同。其中「天」這個字的意義真讓我混淆…似乎有時是空間,又有時是生命;這是由於中文的限制嗎?


[說明]:無餘涅槃
佛教有兩種涅槃:
一、無餘涅槃,又稱大涅槃,即徹底的涅槃。
二、有餘涅槃

意義:
有餘涅槃:生死煩惱之因已經斷滅,但仍餘留了前世惑業造成的苦果(肉身)。
無餘涅槃:斷滅生死的因和果而無所餘留。

比喻:
有餘涅槃:爐中有灰!
無餘涅槃:爐中灰飛煙滅!

分類:
有餘涅槃:求證阿羅漢果,小乘
無餘涅槃:追求佛果,大乘


涅槃:
超脫輪迴,出離死生之地。
同義詞:無為、滅度、寂滅、解脫、圓寂。


滅度之:
使一切眾生滅生死煩惱,度脫生死此岸,達到涅槃。


實無眾生得滅度者:
佛和菩薩滅度眾生是絕對無條件的,不計較回報的,所以滅度了一切眾生而不覺得有一個眾生為自己所度。
==>有似行所當行,我就是要這樣做;我就是要滅度眾生。
==>大乘佛教認為,一切眾生本來是佛,皆因業緣而呈現出眾生相(善業為招致樂果的因緣,惡業為招致苦果的因緣)。故而佛只不過使一切眾生開悟,滅度其心中的愚癡、妄見、煩惱,使其明見自性(即本來就具備的佛性),涅槃成佛!
==>基礎思想:
1.人人皆有佛性,平等人性論
2.不依靠外力,「自性自度」,「是名真度」,人本主義精神


我相:自我的觀念
人相:他人的觀念
眾生相:一切眾生的觀念
壽者相:壽命的觀念
==>以上合稱四相
==>相,相狀;觀念。又有譯本作「想」,指思想和認識。
==>佛教認為四相是沒有實在的自性而被世人所執著的觀念,因此也可以將「相」理解為妄想和愚見。

無我:
為了破除「我執(對實我的執著)」的妄想而建立的。用「五蘊」之說來分析人生的現象:
人和萬事萬物皆由色(物質現象)、受(感受)、想(觀念活動)、行(心理和意志活動)、識(對所感覺的對象的覺察與分別作用)這「五蘊(聚合)」暫時和合而成,構成了人我有別的現象。
==>大乘佛教否定人我(五蘊的和合體)的真實性,而且否定了五蘊本身的真實性,從而徹底破除了對實我的執著。
==>歸根結底,是要破除「我執」,這是最終目標。

四相的深入解釋:
按照五蘊和合的法則,如果認為在一切現象之中有自我和主宰存在,就是「我相」。
==>我為主體,萬事操之於我之妄念?
如果認為在一切現象之中有相對於自我和主宰的他人和對象存在,就是「人相」。
==>我為客體(受體?),亦或是有受體可由我主宰?
如果認為在一切現象之中有相對於自我、他人、主宰、對象的一切人或非人存在,認為「我」依五蘊而有而生,就是「眾生相」
==>是否是團體的觀念?互為主體、客體,且會相互影響?
如果認為在一切現象中有「我」的一期壽命存在,就是「壽者相」
==>有始,有終,甚至有下一個開始…

四相的通俗說法:
佛教將四相歸結為「貪」、「嗔」、「癡」、「愛」四惡業。
貪:為自我打算,屬於「我相」
嗔:分別你我,屬於「人相」
癡:傲慢不遜,屬於「眾生相」
愛:希圖長壽,屬於「壽者相」

落跑新娘

很喜歡 Julia Roberts 的愛情喜劇,而這一部我覺得是意義最深的…「落跑新娘」(Runaway Bride)

這是一個「找到自己」的寓言,主角是女性,使得整部戲更有意義--即使最後女主角仍是結婚了,但她是嫁給她真愛的人,and she knew it.

我很喜歡 Julia & Richard 在party (luau) 外吵架的那一段。那是一個發現真我的過程,而且是兩個人互相以尖銳的言辭「揭穿」了對方的真我…
「You are the most lost woman I have ever seen. You’re so lost that you don't even know what kind of eggs you like.」
「That's called changing your mind.」
「No, that's called not having a mind of your own.」
一針見血啊!
不過
「You're a cynical, exploitive, mean-hearted creep who wouldn't know real love it bit him in the armpit. All you do is, is tear others down and laugh at them and criticize what they do because you're too afraid to do anything yourself.」
「I read your columns. You never once wrote anything about yourself. I'm not the only one that is lost, and you know it.」
同樣拳拳到肉!

另外一個我喜歡的場景,當然就是 Julia 向 Richard 「求婚」的那一幕囉…先來看看發現自己後的 Julia 對她逃婚的看法:
「When I was walking on the aisle, I was walking toward somebody who had no idea who I really was. And it was only half the other person's fault because I had done everything to convince him that I was exactly what he wanted.」
「So, it was good that I didn't go through with it because it would have been a lie.」
我非常同意這段話。我也一再提起,婚姻是一個三十年以上的契約(請見http://blog.xuite.net/dragon.yinn/pigscorpio/277964?st=c&w=4257&re=list&p=1)當然不能隨便囉。
再聽聽她求婚前叫並不習慣這種場面的男人:
「Don't hide your face. This happens once in a lifetime. And it's definitely a first for me and you're not gonna want to miss it. So, pay close attention.」
實在是很有趣。

在 Julia 「正式的」求婚之後,換成 Richard 拿蹻了(是想反過來自己求,還是怕又被跑掉?哈),Julia 說:
「OK good. I was hoping that you would say that. Because if you'd said yes right away, I wouldn't be able to do this next part I've been practicing.」這實在是很好笑的一段,也難怪 Richard 要說「妳才沒有這樣希望咧!」哈哈哈。

這幾句話,是很值得學起來的:
「I guarantee that we'll have tough times. And I guarantee that at some point one or both of us will want to get out. But I also guarantee that if I don't ask you to be mine, I'll regret it for the rest of my life. 'Cause I know in my heart, you're the only one for me.」

「You know the real me, and I didn't.」我喜歡這句。

金剛經--降伏其心?

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如來」:佛的尊號之一。梵語音譯作「多陀阿伽陀」。意為乘如實之道而來以成正覺。《金剛經》中,佛自言:「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當然,說到如來就是指佛,這是沒有問題的…



「菩薩」:指「覺悟的眾生」。梵語音譯又作「菩提薩埵」。意即「大覺有情」或「覺有情」。

「菩提」:覺悟。指得道覺悟者。

「薩埵」:有情。眾生。

==>原來「菩薩」不是佛!(還未成佛),是一般修習的大眾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阿」:梵語意為「無」

「耨多羅」:梵語意為「上」

「三」:梵語意為「正」

「藐」:梵語意為「等」

「菩提」:梵語意為「覺」

==>要這樣念:「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語譯:「發起追求無上正等正覺的心願」,「無上聖智」

==>「菩提」和「菩薩」原來指不一樣的東西…



「應云何住」

「住」:停留;存在;立身

==>語譯:「應當在什麼地方安身立命,找到自己的存在方式」

==>以二維空間來著想,想像世界是一個棋盤,己身是一顆棋子,則應該在哪兒落子呢?





「降伏其心」

語譯:制伏煩惱妄想之心

==>這正是我現在所需要的。太過妄想,結果什麼事都做不好。從心理學上來說,這是某種慾望沒有被滿足;而該慾望也為我所認知!然而如果不想以簡單的「就滿足這個慾望」的方式來解的話,該怎麼做呢?

在公司睡了兩天

真是無聊…

星期三,從客戶那裡回來後,非常非常睏,所以東摸西摸之後,還是在公司睡了。這次睡上舖,腰好痛…

星期四,羽球打完後回到公司,本來是有兩件事要做啦,不過雖然有運動後亢奮的精神,在做完第一件事之後還是撐不住啦…這時已經一點多了。洗了澡之後(感謝公司提供洗澡間 orZ )還是得去睡。不敢再睡上舖啦,還是下舖適合我!

星期五,七點多被鬧鐘叫醒,還想睡啊……一整天都沒有精神,看來在七月底之前都是這樣的生活啦……希望這是值得的,要讓自己幸福啊!給我成就感吧!!!

2005年6月15日 星期三

夠了!停止!

這樣苦苦相纏下去有什麼意義呢?

既不愛,又不願承擔責任,那還想著做什麼呢?

要讓自己幸福,從現在開始停止!

就這樣!

2005年6月10日 星期五

該說什麼好呢?

今天有兩件事,都很讓我感到沈重…

一、小組長說他已經提要離職了…這對我影響很大。手上這個產品本來就缺人了,而他一走,我們剩下的人就都成了孤兒啦…只能希望主管把他留下了,不然又要適應新人,又要做事,是一件很難的事啊…
二、有人跟我說,似乎有人一直在主管前面說我的不是,所以他一直拿我當眼中釘。這可真是怪了,我一不求官,二不求加薪,怎麼這樣還會有人黑我呢?

連我找比較熟產品的人問問題都會成為問題,這可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雖然他比我資淺,可是在這個產品上,他可是比我熟得多啊;再說,同一組的人,互相分享知識不是很好嗎?雖然我現在還沒有本事 feedback,可是隨著對於這個產品的了解,我一定會對這個組有所貢獻的,這不是一件很明顯的事嗎?

這是一個大產品,牽涉到許許多多的組成,以現在我所知的部分,就已經有 Linux 系統,產品本身、Java、以及它可以支援的外部設備部分…每一個都是很大的問題。我的員工身份是資深的,可是對於這個產品,我是不折不扣的新人。雖然我期許自己能夠很快上手,但終究要到現在才知道個大概。也許慢了點,但希望從現在起能夠日有進展。至於流言和主管的成見,就讓它去吧!就此怠工並不合我追求幸福的目標,我要努力的做,做到即使勞累,但腦內會分泌多巴胺的地步囉;也許需要在步調上做些妥協吧,也許會在人事上需要一些適應吧,就見步行步吧!

幸福,是我追求的目標。而工作,也可以讓我嚐到其滋味的:在多年以前。而那時,我還不明白!

2005年6月8日 星期三

權力

取自「我是誰?」,遠流

每一個人都具備著某種程度的權力慾望,這是對於影響力(將一個人的意志加諸他人或是環境)的慾望。權力會創造出一種對於征服與勝任資格的週期性需求,並且讓人致力於追求挑戰、野心、卓越以及榮耀。對動物而言,權力主要表現在支配行為上。具有支配權力的動物,會把同伴自不易取得的食物旁驅離,以增加自己存活的機率。

掌握權力的人很自然地會將他們的意願強加於他人。

滿足的方式:成就。領導。

問題(強):
一、與同年齡的人比較,你具有較大的野心。
二、你通常會爭取領導者的位置。
三、與同年齡的人同處在社交情境中,你通常是主導者。

問題(弱):
一、與同年齡的人比較,你顯然只具有較小的野心。
二、一般而言,你在社交情境中通常是比較順服的。

有趣的說法:
有些人看著別人往某個方向前進時,就是會忍不住要催促他往另一個方向去。

自我的檢討:
年輕時,權力慾望比較強;現在比較沒有這種想法了…

也有可能是年輕時權力慾望並沒有獲得滿足,所以不自覺的退縮了。

星座學說在廿八歲之前受太陽影響,那是天蠍座了(人見人怕?)在廿八歲之後則受上昇星座影響大點,所以現在是水瓶性格了??

2005年6月6日 星期一

我心中的美

藍藍的天,白白的雲,淡淡的陽光,綠綠的湖水。
平靜的湖面上,一葉小舟,有一個我。
………
既不搖櫓,亦無划槳;
我既為世界之一部分,我身中亦有另一世界。
呼吸以交流,感觸而互通;
既非給予,亦無獲得,如水流石滑,風吹林動。
既不在內停留,亦不於外凝滯。
………
無我,無物,只有一份平靜;不亦美哉!

2005年6月5日 星期日

婚姻與慾望的滿足

上次寫到「不結婚的理由」http://blog.xuite.net/dragon.yinn/pigscorpio/277964 時曾經提到「
跟婚姻有關的怎麼看最多不超過四種」…這是我好幾個月前所寫的。在重貼之後回想了一下,有了一些新想法…

再來用人的十六種慾望 http://blog.xuite.net/dragon.yinn/pigscorpio/218045?st=c&w=4255&re=list&p=1 來探討這之間的關係吧。

首先來檢討一下,那時所想的四種和婚姻有關的慾望是什麼。第一個自然就是「浪漫」了,它是要滿足性與美好事物的慾望。第二種我想是「家庭」了,是不是?這是一種養兒育女的慾望。第三種則是「被接納」:有愛你的人願意接受你,不是嗎?最後則是「平靜」,有安全感。

然而在想到了「與敵人共枕」http://blog.xuite.net/dragon.yinn/pigscorpio/316408 之後,不禁懷疑是否「權力」也是結婚可以滿足的慾望之一哩!結了婚,你就多了一個人可以讓你掌控了不是?

這還是婚姻本身呢,要是那種嫁娶了之後,就成為某種程度的「接班人」(如大企業、政治人物…)的話,那是用婚姻去「換取」權力了。以上四種慾望的滿足反而變成次要的、附帶的 bonus 一樣了…

在清單上第二項的是「獨立」。我第一個想法,結婚是兩個人合組一個家庭,怎會和獨立扯上關係呢?然而在這幾天的報紙上有一個調查很有趣:新婚後願意和長輩同住的比例是20%,而不願意的則佔四成以上…於是,這就很明白了,結婚,真的和獨立的慾望有關。

看起來當家作主,是人的天性啊…尤其家裡本來有一些問題的,我想更想要脫離家庭吧…

公平正義與效率

在「斷頭谷」http://blog.xuite.net/dragon.yinn/pigscorpio/295282 中,Johnny Depp對每件案子都有意見(當然,看起來也是太腐敗了一點就是了,NYPD)…上級就給了他斷頭谷這件案子(奇怪,為什麼是法官給?)去調查。結局是水落石出沒錯啦,還讓他娶到了年輕又心地善良的美眉當老婆。不過,他查了這件案子好幾天,人都在外地;那 NYPD 本身的業務呢?

於是想到了,追求絕對意義上的公平與正義,不是不用花下成本的…而多出來的成本誰來吸收?

之前,駐點地的交接會議上,三方討論。其中新得標的廠商第一句話是:「我們大家都是為了這個駐點地的運作能夠正常…」如果這是前提的話,我其實是很想笑出來的,哈。既然是要交接了,誰要管你駐點地是否正常呢?沒有詛咒就已經不錯了吧?多出來的成本是誰要來付啊?還不是我們!於是在會議上是駐點地方的主管完全沒有下嘴的餘地(都給外包廠商了嘛,所以自己就統統不了;連要要求什麼都不知道),而新舊兩方就在那裡打太極拳:就是沒有人提成本的問題!把一個廿鐘能夠搞定的會開到了三小時又廿分!我呵欠都打了十幾個呢!

世界上的事情都有陰有陽:公平正義是陽,提出來就有人附和的;成本則是陰,提出來所有人就都變得沈默了…而且好像是誰說話,誰就要付這個成本一樣。真的是一件怪事啊…

和主管吵了一架

和主管吵了一架…

在回來之後發現,局勢是相當惡劣的。我所加入的這個「團隊」--如果還算是一個團隊的話--正面臨全面崩解的慘狀!最懂這個產品的人馬上要離職,第二懂的人對工作不滿意,也是馬上有可能要走人(最新消息,他做到這個月底)。然後…沒有然後了,沒有比較熟的人了!----這個產品馬上有專案要執行,卻面臨幾乎沒有人全了的窘境!正是內憂外患,交逼不已…

為了先搞定一個迫在眉睫的專案,我們商量出一個方式:分工。有人負責安裝,有人負責資料接收,有人負責其中需要 customize 以及中文轉碼的部分。那天下午,主管說,他已經接下了這個產品的 Product Manager,所以要我照他的方式來。他不斷的強調,這個專案和他那個專案「是相同的」。

談到後來,就變成在指責我個人了!

我在分析這個專案的重點,他可以解釋成「怪東怪西」…還怪我「不能一肩扛起所有工作」!

對!我不能!我不願意接下他所有的「屎」!

有一個之前的離職同事說,哪有人不給任何教育訓練,說什麼「明天就要去裝了,準備一下」,第二天就要我去裝了?有這種人,我不否認;然而這樣可以被當作樣板的有幾個?也不想想有幾個人這樣離職了?那些他的樣板,哪一個不是熬夜苦拚,幾乎沒有自己的生活?

不要以為我在乎加薪和升官,我不 care 那些東西!我更不願意成為他手中的棋子一枚!

至於那些他對我職場生涯的預測,如果是,他也得不到什麼好處;如果不是,不過是證明他的說法和用人的方法有問題而已……

我是追求幸福的人!工作的事情,是因為這個產品有有趣的部分,所以現在做的還算滿起勁;未知的部分又可以滿足我的好奇心。如果有一天,這個人事的紛爭超過了產品本身帶給我的樂趣,那我也不願意再在看不起我的人手下做任何事了…還有,其實是對另外一個人有還債的意思,還完了,就要再考慮啦…

正好看到一篇好文章:
http://epaper.pchome.com.tw/archive/last.htm?s_date=old&s_dir=20050527&s_code=0038&s_cat=

我認為,幸福有很多面相;我會在這個很龐大,又很需要 customize(也就是自己要花很多工夫啦…)的產品裡可以求得自我超越,所以,就暫時留下來囉…

挨逮完只能有一種

今天從頭看「伊莉莎白」,看到了一開始幾個元老對於 Elizabeth 的「審問」,不禁讓我想起一件有趣的事…

他們說,就算沒有證據,但你的心仍然是討厭天主教的…
他們說,這些新教徒成功了對你有利…
他們說………

是啊,我說你有罪,就是有罪;誰管罪證係蝦米?

前幾年一直到現在,就一直流行一種說法:我能不能說出你的罪證不重要,只要我說你「不挨逮完」,那你就是「不挨逮完」啦…這不是很像嗎?

不過那些人當然是不會去看這種不是台灣的歷史片囉…以史為鑑,只是我們這群酸儒的閒暇嗜好而已。
…………
看看 Elizabeth 剛登基時臣子跟她匯報的:海軍薄弱、陸軍無兵、要塞不堪一擊……這是為什麼?內有天主、新教兩派之爭,外有西班牙、法國列強虎視眈眈;不遠處還有蘇格蘭準備要獨立…這些臣子們關心的是什麼呢?他們真的愛英格蘭嗎?

你們,真的「挨逮完」嗎?

No, I think rather to let you live…...

這是一句決定他人生死的話,但是,卻是用小女孩般軟弱的口吻、帶著點艱難的道出……

在「伊莉莎白」(Elizabeth)的末尾,凱特布蘭琪(Cate Blanchett)飾演的伊莉莎白女王在敉平了叛亂之後,親自來到了 Joseph Fiennes 所在的住所--她一向的情人那裡。

女王只說了幾句話:
How should I serve thee, Robert? (女王)

Just tell me why….(變成女人,甚至是小女孩…)

No, I think rather to let you live.(軟弱的小女孩)

And I will make an example of him! He should be kept alive……. to always remind me of how close I came to danger.(更為堅強的女王)

在這短短的四句話當中,女王陛下經?了多重的身份變換,語氣沒有一句是完全相同的!我覺得,這真是高強的演技啊…Cate Blanchett真是個演技派的好演員。

女人的衣服

一個女人,昨天穿的是套裝、窄裙、高跟鞋…即使頂著一個爆炸米粉頭,仍然是一個淑女的樣子。

今天,同一個女人,穿的變成了亮粉藍色、接近小可愛級的短上衣,露出了小肚肚…短裙,頗休閒;再加上髒髒的白布鞋…有點像檳榔西施。

我很喜歡看女人的衣服,不過在同一個女人身上可以造成這麼大的差別倒是第一次看到,真是了不起的一件事,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