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6月18日 星期六

金剛經--降伏其心?

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如來」:佛的尊號之一。梵語音譯作「多陀阿伽陀」。意為乘如實之道而來以成正覺。《金剛經》中,佛自言:「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當然,說到如來就是指佛,這是沒有問題的…



「菩薩」:指「覺悟的眾生」。梵語音譯又作「菩提薩埵」。意即「大覺有情」或「覺有情」。

「菩提」:覺悟。指得道覺悟者。

「薩埵」:有情。眾生。

==>原來「菩薩」不是佛!(還未成佛),是一般修習的大眾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阿」:梵語意為「無」

「耨多羅」:梵語意為「上」

「三」:梵語意為「正」

「藐」:梵語意為「等」

「菩提」:梵語意為「覺」

==>要這樣念:「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語譯:「發起追求無上正等正覺的心願」,「無上聖智」

==>「菩提」和「菩薩」原來指不一樣的東西…



「應云何住」

「住」:停留;存在;立身

==>語譯:「應當在什麼地方安身立命,找到自己的存在方式」

==>以二維空間來著想,想像世界是一個棋盤,己身是一顆棋子,則應該在哪兒落子呢?





「降伏其心」

語譯:制伏煩惱妄想之心

==>這正是我現在所需要的。太過妄想,結果什麼事都做不好。從心理學上來說,這是某種慾望沒有被滿足;而該慾望也為我所認知!然而如果不想以簡單的「就滿足這個慾望」的方式來解的話,該怎麼做呢?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