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agon:
出自「蘋論」,作者不詳…
這真不愧是「蘋果」的東西,不過卻又言之有物。作者不會腦袋裡常裝這些東西吧,信手拈來,起朱子於地下亦無可辯駁啊…
---------------------------------
很多中小學校長果然是前清殭尸,不但禁止女生穿長褲、男女生領獎互抱記過,還有小學要求學生背誦封建過時的什麼《朱子治家格言》,看來不只前清殭尸,還是南宋殭尸,越久遠越乾僵恐怖。
婢美傷身朱熹可惡
小學要求學生背誦的「格言」包括歧視女性的言詞如「三姑六婆,實淫盜之媒;婢美妾嬌,非閨房之福」;「聽婦言,乖骨肉,豈是丈夫」等等,不但污名化女性,鼓勵階級歧視,而且朱熹把婢美妾嬌傷男人之身的無知的「去勢焦慮」傳給現代的小學生,實在可惡。還有不少家長、學校鼓勵小學生背誦《三字經》等古文,內化傳統中國性別、階級歧視和帝王將相威權思想到小孩心目中,雖然長大後自然會被現代教育矯正,但保守、反抗革新的頑固思惟已經深入內心,成為人格的一部份,不但損害自己適應新時代的能力,還阻攔社會的進步與改革。
朱熹的格言不值一讀除了封建落後,還因為他本人是個偽君子。有古書記載他刑訊官妓嚴幼芳,逼她招認和台州太守唐仲友通姦,以便公報私仇。此外,他還迷信風水,掘別人的墓地葬自己的母親;娶尼姑二人做寵妾、不讓母親吃好米等醜行。背誦他的格言是在鼓勵表裡不一、背叛誠信。此外,中國傳統的語言太過世故,不適合小孩背誦,例如:「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各掃自家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防人之心不可無」、「逢人只講三分話」等等,豈是教育21世紀現代學生的好教材?何況研究中國古文中性別歧視的論文已汗牛充棟,但古文中仍不乏佳作,應選擇性讓學生背讀。崇拜古文其實是反祖戀屍,民族自戀狂作祟,可以休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